2024年,黄金市场经历了显著增长,全年价格上涨了约27%,达到每盎司2,617美元,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这一涨幅得益于全球央行购金、地缘政治风险升温以及市场避险需求的推动。在美元走软的背景下,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市场,将其视为对冲市场波动和通胀的不二之选。那么,2025年黄金能否延续其上涨势头?以下是来自iBiz的全面分析与预测。 2025年黄金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1.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 各国央行仍然是推动黄金市场的重要力量。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24年各国央行购买黄金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增加黄金储备,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
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全球市场正在经历多方面的变革,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布局,为2025年的机会和挑战做好准备。美联储的降息周期、美元疲软的趋势、能源需求的回升,以及中国市场的潜在增长,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投资方向。iBiz基于当前趋势和宏观环境的深入分析,将对以下5个关键投资主题。 1. 价值股的回归:周期与安全性的再平衡 过去五年中,价值股的表现相较成长股处于低位。然而,随着经济周期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在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动下,价值股有望强势回归。 经济复苏与防御性资产的吸引力美联储的降息措施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支持,这通常伴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资金往往流向具有稳健财务和稳定盈利能力的价值股。例如,百事可乐(PepsiCo)、耐克(Nike)和阿斯麦(ASML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19K,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223k。这一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韧性依旧,为美元提供了新的支撑,同时对其他美元相关资产如黄金、原油等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下从数据解读及其对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的影响展开分析。 初请失业金数据解读:劳动力市场展现韧性 本次初请失业金数据延续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强劲表现。尽管近期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有所升温,但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回落表明企业裁员速度仍然有限,经济基本面依旧稳健。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 加息预期再度强化:强劲的就业数据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快速转向宽松的期待,进一步巩固了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政策立场。 避险需求增加: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提振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增强。 ...
随着圣诞节假期来临,未来一周的全球金融市场将进入流动性降低的时期。然而,汇市仍不乏重要财经数据和事件的驱动。美元兑主要货币的表现、黄金的避险属性、以及原油价格的波动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本周EUR/USD、USD/CNH、黄金与WTI的展望分析。 美国核心数据:耐用品订单与消费者信心12月27日,美国将公布11月耐用品订单数据和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预期耐用品订单可能环比下降,这将为经济增长提供线索。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表现则可能影响美元的短期波动。 欧元区经济数据:就业与信心指数欧元区将披露多个信心指数,包括12月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这将揭示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变化,并对欧元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重要数据:工业利润与政策动态12月27日,中国将发布1-11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若数据表现继续下滑,市场可能对人民币短期走势感到担忧。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动态依然是观察人民币走势的关键。 ...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关键时刻,多重重磅财经事件接踵而至,美联储利率决议、美国通胀数据以及中国经济指标将轮番登场。汇市风云再起,EUR/USD能否稳住关键支撑?USD/CNH在政策和数据夹击下将走向何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动荡,投资者该如何布局?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本周影响汇市与大宗商品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EUR/USD(欧元兑美元) 1. 经济数据影响 本周,欧元区将公布12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初值。此前数据显示,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5.2,服务业PMI初值为51.4,显示制造业持续萎缩而服务业略有扩张。若本次数据延续这一趋势,可能对欧元产生一定压力。 ...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美联储(Fed)和日本央行(BoJ)的货币政策决策,以及英国和欧洲经济增长的放缓,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iBiz对近期12月的市场作一下小结: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 美联储近期宣布降息50个基点,加入了全球主要央行的降息行列。这一举措旨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低迷的挑战。美联储的降息决定对美元指数产生了直接影响,美元指数近期突破107关口,创下13个月新高。这表明市场或对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日本央行的政策动向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近日表示,央行将在下个月的利率审议前仔细研究数据,并认真考虑日元波动对经济和价格前景的影响。这一表态显示了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决策上的谨慎态度。市场对日本央行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整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央行纷纷降息的背景下。 ...
近期,全球股市估值水平引发广泛关注,投资者担忧市场可能存在泡沫风险。美国银行近期发布的2025年展望报告指出,当前的科技泡沫可能因美国百年来最激进的政策转向而被放大。 历史上,类似的高估值时期往往伴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例如,1995年至1998年,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估值从合理水平升至泡沫状态,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和股价重挫。 目前,主要股指的市盈率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科技板块,许多公司的估值已远超其历史均值。这种高估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增长的乐观预期,但也可能预示着潜在的泡沫风险。此外,市场情绪和投机行为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形成估值泡沫。在流动性充裕和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可能更多关注股价上涨潜力而非企业基本面,进一步推高估值水平。 宏观经济因素同样对市场估值产生影响。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会影响股票估值。例如,主要央行的加息政策可能提高融资成本,对高估值企业,尤其是成长型公司,造成更大压力。同时,通胀压力可能提振商品价格和能源类股的表现,但也可能压制消费者需求,拖累整体市场。 行业分化也是当前市场估值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股估值显著高于其他行业,许多公司尚未证明其盈利能力能够匹配当前市值。相反,消费品、能源、金融等传统行业的市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可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
近期,全球股票市场的估值问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高市盈率、市场情绪波动以及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正推动市场估值达到新高度。然而,这种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是否暗藏风险?以下是对当前市场估值问题的全面分析。 1. 高市盈率引发担忧 目前,多个主要股指的市盈率指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相当乐观。然而,高市盈率也可能意味着泡沫风险的积累。 科技股估值或过热:科技板块尤其AI相关板块尤其突出,许多公司市盈率已远超其历史均值,而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可能被夸大。低盈利成长性隐忧: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否支撑这些高估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美元指数近期维持高位,受美联储鹰派言论及强劲经济数据支撑。预计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1.4万人,较10月份的1.2万人大幅增加。10月数据是自2020年12月以来最糟糕的。这份报告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将是美联储在12月17日至18日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之前最后一次全面审视。市场押重注美联储将批准再次降息25个基点,但这可能取决于就业数据的表现。 市场普遍预期新增就业人数将维持稳健,同时薪资增长可能继续对通胀构成压力。如果数据超预期,或进一步强化美元走强预期,对USD/CNH构成上行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动能放缓,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数据显示经济活动依然低迷。政策面上,尽管中国央行采取措施维稳人民币汇率,但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使人民币继续承压。加之外资流出和企业购汇需求增强,USD/CNH短期可能维持升势。 技术分析USD/CNH日线图显示,汇价已突破近期阻力位并形成上升趋势。当前技术指标如RSI接近超买区域,但尚未显现显著回调信号。下一目标价位或在7.35附近,若突破该水平,可能进一步测试7.40区域。下行支撑位关注7.30和7.28附近,若跌破这些水平,则需警惕更大回调风险。 展望与风险因素下周市场将聚焦以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