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外汇市场将迎来一系列关键经济数据,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以评估美元和其他主要货币的短期走势。尤其是美国的通胀数据(CPI)、初请失业金人数以及美联储官员的公开发言等事件,均会对市场情绪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未来一周的主要财经事件展望: 1. 美国CPI数据 即将公布的美国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是本周的重磅事件之一。市场预期美国核心CPI增速将略有放缓,这意味着通胀压力可能有所缓解。然而,由于美联储多次强调仍将紧盯通胀,因此若CPI数据高于预期,可能推动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令美元继续走强。此外,如果核心CPI表现好于预期,市场可能会增加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押注,从而对美元形成支撑。这一数据对于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欧元和日元等对美元敏感的货币。 2. ...
上周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DXY)呈现强势上涨走势,主要受到美国经济数据的支撑以及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的推动。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5关口,在全球主要货币中相对强势。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韧性,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可能持续紧缩政策的市场预期。美元的这种强劲表现对其他货币,尤其是日元、欧元和英镑等非美货币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日元走势及分析 在上周,美元兑日元(USD/JPY)汇率继续攀升,达到约150.5附近的高位。日元的走软主要源于美日两国的利率差异。日本央行目前仍然维持超低利率政策,虽然此前有市场传言称日本可能逐步退出宽松政策,但日本央行的实际行动和官方表态依旧偏向宽松。这样的利率政策差异导致资本更青睐美元资产,从而令日元持续承压。数据显示,日元在上周累计下跌约0.7%,且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欧元走势及分析 欧元兑美元(EUR/USD)汇率同样受到了美元强势的影响,上周下跌至约1.06的水平。欧元区的经济数据较为疲软,尤其是制造业数据表现不佳,令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产生疑虑。同时,欧元区通胀数据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目标,这给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带来了挑战。上周,欧元兑美元下跌了约0.4%,市场对于欧央行未来是否会继续收紧政策产生不确定性。 ...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报104.5012,涨幅0.16%,呈现出良好的支撑态势。市场情绪受到特朗普当选所带来的未来加征关税预期的刺激,导致美元指数上涨,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承压。推动美元指数上涨的因素包括美国申请失业金人数高于预期,以及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暂缓加息的预期。尽管通胀仍存在压力,美联储的暂缓加息信号令市场情绪转向谨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趋于稳定,投资者重新评估未来加息的可能性。 离岸人民币(CNH)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昨夜一度暴升超700点,接近收复美国大选日跌幅,闭盘报7.1996,涨502点。美联储此次降息旨在支持逐步放缓的经济,但核心通胀和经济韧性仍促使投资者持有美元。USD/CNH的上涨也与全球避险需求的增加有关。中国经济复苏仍面临挑战,而美中两国在货币政策上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波动。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和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资本流向偏向美元,令人民币承压。这种分化反映了在两国经济前景和政策响应差异下,美元对人民币的强势。 欧元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下降2.1%。 官方解读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扩大内需等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当月建筑需求有所改善,钢材、水泥等价格止跌回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为上涨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连续下降3个月后转为上涨0.4%。此外,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连续下降12个月后转为上涨0.6%。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等因素带动下,国内部分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但全球经济环境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的影响仍然显著。价格降幅扩大的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这些行业价格的下降对PPI的下拉作用较为明显。 数据详细解读 ...
DXY美元指数在过去几个月持续走强,主要受益于美国经济的相对稳健表现和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面临放缓之际,美元因其避险属性获得大量资金流入,美债收益率上升也为美元提供了支撑。然而,美元的强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美元强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尽管全球经济放缓迹象显著,但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韧性,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方面。稳健的经济基本面提升了美元的吸引力。 此外,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元的价值。自2022年起,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连续多次加息,逐步将基准利率提升至多年高位,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因此获得强劲支撑。 美元的潜在下行压力 尽管美元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仍具备优势,但潜在的下行压力也逐步显现。首先,通胀数据的回落可能促使美联储放缓甚至停止加息。若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优势将削弱,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元市场撤出,转投其他资产。 ...
DXY美元指数在过去几个月持续走强,主要受益于美国经济的相对稳健表现和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面临放缓之际,美元因其避险属性获得大量资金流入,美债收益率上升也为美元提供了支撑。然而,美元的强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美元强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尽管全球经济放缓迹象显著,但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韧性,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方面。稳健的经济基本面提升了美元的吸引力。 此外,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元的价值。自2022年起,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连续多次加息,逐步将基准利率提升至多年高位,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因此获得强劲支撑。 美元的潜在下行压力 尽管美元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仍具备优势,但潜在的下行压力也逐步显现。首先,通胀数据的回落可能促使美联储放缓甚至停止加息。若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优势将削弱,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元市场撤出,转投其他资产。 ...
DXY美元指数在过去几个月持续走强,主要受益于美国经济的相对稳健表现和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面临放缓之际,美元因其避险属性获得大量资金流入,美债收益率上升也为美元提供了支撑。然而,美元的强势能否持续,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美元强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尽管全球经济放缓迹象显著,但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韧性,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方面。稳健的经济基本面提升了美元的吸引力。 此外,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元的价值。自2022年起,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连续多次加息,逐步将基准利率提升至多年高位,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因此获得强劲支撑。 美元的潜在下行压力 尽管美元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仍具备优势,但潜在的下行压力也逐步显现。首先,通胀数据的回落可能促使美联储放缓甚至停止加息。若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优势将削弱,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元市场撤出,转投其他资产。 ...
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在金融市场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成为焦点。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可能会延续其一贯的财政扩张与减税政策,这可能带来通胀压力的回升,进而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节奏。 美联储或调整降息节奏 美东时间本周四,美联储将隔夜拆借利率目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5%-4.75%,完全符合市场预期。而与此同时,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8日——也就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再次下调隔夜拆借利率。 特朗普在财政政策上的偏向性被视为推动通胀压力的因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降息步伐,甚至可能在通胀压力过高时维持现有利率水平。由于特朗普一贯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企业减税,可能带来美国经济短期内的增长提速,但这同时也会带动通胀上升。市场因此预期,美联储可能将更加谨慎地考虑降息,以防止通胀失控。 这一政策预期的调整对投资者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对高成长科技股以及金融股的压力增大。市场的紧缩预期往往抑制科技股的上涨,同时使投资者对金融股和债券市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 ...
美联储于11月8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0%-4.75%的区间,旨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市场疲软的迹象,同时为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创造条件。这一符合市场预期的降息措施对外汇市场、美债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 对美元的影响 美联储降息通常被认为会削弱美元的吸引力,因为较低的利率会降低持有美元资产的回报率,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在宣布降息后,美元指数(DXY)短期内出现走软迹象,尤其是相对于高收益货币如澳元和新兴市场货币。降息后,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因为市场预期未来美联储可能继续放宽政策,从而减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美联储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如果通胀继续改善,12月可能会再次降息。Detrick还指出,美联储承认美国经济有所改善,但也注意到劳动力市场放缓的风险。 市场策略师Ryan ...